鴻海、廣達、華碩等國內科技大廠紛紛宣布跨入,雲端運算
(Cloud computing)突然在國內科技業刮起一陣旋風。
其實,過去幾年,雲端運算早就成為全球軟體圈最熱門的
討論話題。所謂雲端運算,就是把諸如文件處理、資料儲存
等過去在終端電腦上進行的許多工作,搬到網路(雲端)的
伺服器上處理。
以Google推出docs文書處理服務為例,使用者可在網路上
編輯、讀取文件檔案,對微軟的Word軟體形成潛在威脅。
近幾年來,電子信箱的容量不斷加大,許多使用者習慣把
電子信件儲存在網路伺服器,而不是存放在自己的電腦;
網路相薄流行,許多網友把照片上傳到網路上,而不是放在
自己的電腦中。
這些都是雲端運算應用的一環,早已不知不覺融入我們的生活中。
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曾經有個妙喻:「100年前,每個公司
都有自己的發電機;但幾年之後,供電的任務全交給電力公司
統一負責。」
對應到今天的資訊世界,雲端運算就像是電力公司,把過去
許多應用軟體的功能、服務轉交由雲端的伺服器負責,如此
一來,每台電腦都不必各自安裝許多應用軟體,就像家家戶戶
不必都自備發電機。
雲端運算的概念範圍很廣,狹義的「雲端概念股」,由於雲端
主要的平台部分,大多掌握在Google、微軟 (Microsoft )、
蘋果電腦(Apple)、雅虎(Yahoo)、亞馬遜 (Amazon)、
IBM等國際科技巨人手中,台灣的高純度雲端概念股不多。
如果以廣義來看,由於雲端運算是把更多的資料儲存、服務提供
任務交給網路上的伺服器,像是中華電、台灣大、遠傳等電信
公司的「IDC(網路資料中心)」業務量可望增加。另外,網路
儲存需求增加,普安、喬鼎、世仰等磁碟陣列廠商可望間接受惠。
其次,雲端運算把原本放在自己家電腦的資料,搬到外面的電腦
(遠端伺服器),資料安全問題成為大家關心的首要重點,國內
資安大廠趨勢科技(TrendMicro)在這方面著力頗深。
工作搬到雲端運算,終端的電腦、手機負擔減輕,不需配備那麼
強大的運算功能,則會牽動硬體樣貌的改變。像近兩年迷你筆電
大行其道,便與雲端運算趨勢有關。
因此硬體廠商也開始重視雲端運算趨勢,像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
最近宣布投資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的「創新工場」,
挖掘雲端運算的相關創意點子。廣達研究院也啟動「Qmulus」
計畫,投入雲端運算相關研發。還有華碩等大廠,也都開始投入
雲端運算相關領域。